电话热线
服务热线 19195761296
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7大途径和应对方法请收好 2023-01-31

网络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信息、财产安全都息息相关。你知道吗?连接公共WiFi、拍照发朋友圈、随手填写的网络调查等等,你手上不经意间的一个操作,就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那么,还有哪些途径会让个人信息泄露?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避免财产遭受损失,以下7个泄露途径和应对方法请收好。

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什么是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总则第四条明确: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网银账号、第三方支付账号、社交账号、邮箱账号等账户信息;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网络行为信息等。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怎么世露的?

一、各类单据泄露个人信息

物流单上的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丢弃火车票上的姓名、身份证号信息,购物纸质对账单上持卡人姓名、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这些单据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防范方法:快递收货地址不必留得太详细。无用的单据可以直接碎掉,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再丢弃。有用的单据妥善保存,切勿乱丢乱放!

二、社交媒体泄露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等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说出或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

社交媒体泄露

防范方法:在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晒照片,一定要谨慎。

三、旧手机泄露信息

换新手机时,很多人会将旧手机转卖。尽管你将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将其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员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

防范方法: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尽量避免转卖。如果确有出售必要,在转卖之前,务必做好彻底清理工作。

四、公共WiFi泄露信息

wifi

若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防范方法: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使用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为手动。

五、身份证复印件泄露信息

银行、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暂存在复印店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身份证

 防范方法: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作废的要处理好,不能随意丢弃。

六、网络调查泄露信息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七、简历泄露信息

目前,很多人通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还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有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甚至身份证号等信息。

简历泄露

防范方法:一般情况下,简历上只提供必要的信息,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

确认信息泄露后该怎么办?

若遭遇个人信息泄露,被泄露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可向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涉及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和获取方式越来越多,个人信息安全隐患也防不胜防。虽然,我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是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依旧任重道远。只有消除不良生活习惯,知法懂法守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才能把个人信息“安全堤坝”筑得更牢。